摘要:ChatGPT作为OpenAI推出的革命性AI产品,不仅引领技术浪潮,更催生多元投资机会。由于OpenAI为非上市公司,投资者需通过与其关联的微软(股票代码MSFT)等科技巨头间接布局——微软作为主要投资方已深度整合ChatGPT至Azure、Office等核心业务。算力供应商英伟达(NVDA)、云计算平台Snowflake(SNOW)及AI应用层企业C3.ai(AI)等产业链标的亦受催化。关注技术迭代、商业落地及监管动态,方能把握生成式AI领域的长期价值成长机遇。(字数:158)
最近ChatGPT火得一塌糊涂,身边不少朋友都在问:"这玩意儿这么牛,它家股票代码是多少啊?我得赶紧买点!"每次听到这种问题我都哭笑不得——因为事情真没这么简单,今天就和大家聊聊ChatGPT和投资那点事儿,帮你理清思路,别再被各种"ChatGPT概念股"带偏了。
OpenAI上市了吗?为什么找不到股票代码?
直说吧:OpenAI(就是开发ChatGPT的那家公司)目前既没有上市也没有公布股票代码,它压根儿就不是上市公司!从2015年成立到现在,OpenAI一直保持着非上市公司的身份,主要依靠融资来维持运营。
这有点像早年的SpaceX——技术牛逼,名声在外,但就是不上市,创始人Sam Altman(就是那个前段时间被开除又复职的CEO)曾经明确表示过,OpenAI短期内没有IPO计划,原因嘛,一方面是保持决策独立性,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为了规避上市公司必须面对的繁琐监管。
不过有意思的是,微软这个"老狐狸"早就盯上了OpenAI,2019年投了10亿美元,2023年初又加码100亿,现在持有OpenAI 49%的股份,所以你要是真想通过股市蹭上ChatGPT的热度,不如看看微软(MSFT)的股票——虽然不纯正,但好歹算是"曲线救国"。
那些所谓的"ChatGPT概念股"靠谱吗?
自从ChatGPT火了以后,A股突然冒出一堆自称"ChatGPT概念股"的公司,有些是做算法的,有些是做数据的,甚至还有做显示器的...反正只要业务能和AI沾上边的,都恨不得在自己脑门上贴个"ChatGPT合作伙伴"的标签。
这里我必须泼盆冷水:99%的所谓概念股都是蹭热点的!要知道,真正搞大模型研发的公司,光训练一次GPT-4这样的模型就要上千万美元的计算成本,国内有几家公司有这个实力?更别说技术积累了。
去年我就碰到个真实案例:朋友老王看到某家上市公司公告说"布局AI大模型",激动得全仓杀入,结果呢?三个月后公司澄清说只是"在内部组建了AI研究小组"...股价直接腰斩,所以啊,看到这类消息先别急着掏钱包,多问几个为什么。
微软、英伟达——间接投资ChatGPT的聪明选择
既然OpenAI没上市,那普通投资者就完全没有机会了吗?倒也不是,咱们可以换个思路,看看ChatGPT的"卖水人"——那些为AI革命提供基础支持的公司。
首当其冲就是英伟达(NVDA),你知道吗?现在训练大模型的芯片基本都被它垄断了,ChatGPT需要成千上万的GPU来训练,而英伟达的A100、H100芯片就是行业标配,去年财报显示,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收入暴涨,很大一部分就来自AI公司的采购。
微软(MSFT)就更不用说了,除了是OpenAI的最大金主,它还把ChatGPT技术整合到了Bing搜索引擎、Office全家桶甚至Windows系统里,最近推出的Copilot功能,本质上就是企业版的ChatGPT,微软CEO纳德拉甚至公开说"AI将重塑所有微软产品"。
*表:与ChatGPT强相关的上市公司
公司名称 | 股票代码 | 与ChatGPT关系 | 投资亮点 |
微软 | MSFT | OpenAI最大投资者,技术深度整合 | 稳定的现金流+AI转型潜力 |
英伟达 | NVDA | 提供AI训练芯片 | 行业垄断地位,技术壁垒高 |
Alphabet | GOOGL | 开发竞品Bard | 搜索引擎业务面临革新 |
当心那些"山寨版ChatGPT"股票
最近还出现一个有趣现象:有些公司开发了类ChatGPT产品,就急匆匆宣布要上市,比如某家新加坡公司推出个聊天机器人App,马上放出风声要SPAC上市,估值直接喊到15亿美元。
作为过来人,我得提醒你:这类"AI公司IPO"水分往往很大,真正的技术实力不是做个对话界面就完事了,背后的算法、算力、数据才是核心竞争力,OpenAI花了8年时间、数十亿美元才做到今天这样,那些跟风者拿什么竞争?
记得2000年互联网泡沫吗?当时随便一个公司加个".com"后缀估值就能翻倍,现在AI领域也有这个苗头,我的建议是:对这类"快餐式AI股"保持警惕,至少等它们拿出实实在在的商业化成果再说。
普通投资者的现实选择
说了这么多,你可能要问:那我们小散到底该怎么参与这波AI热潮?分享几个务实建议:
如果你坚持要直接投资AI,不妨考虑ETF,像Global X Robotics &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F(BOTZ)这种,一篮子包含多家AI相关公司,风险相对分散,虽然收益可能没那么刺激,但至少不会血本无归。
关注AI技术的实际应用者而不仅仅是开发者,比如云计算巨头亚马逊(AMZN)、谷歌(GOOGL),它们都在大力投入AI基础设施建设,还有Adobe(ADBE)、Salesforce(CRM)这些已经开始用AI改造产品的公司,可能比纯AI公司更具投资价值。
最后也是最重要的——别被FOMO(害怕错过)情绪支配,AI确实是场革命,但革命通常都是马拉松而不是短跑,OpenAI CEO Sam Altman自己都说,AI的影响可能需要10年才能完全显现,所以真的不用着急现在就把所有钱都压上去。
保持理性,避免成为"概念股"的韭菜
写到这里,我突然想到个现象:每次技术革新都会催生一堆"概念股",从区块链到元宇宙再到现在的AI,套路出奇地一致,庄家利用散户的信息不对称和暴富心理,把股价炒高然后套现离场,留下一地鸡毛。
ChatGPT确实很酷,但它不该成为我们盲目投资的理由,与其到处打听"ChatGPT股票代码",不如静下心来研究AI技术到底会如何改变各个行业——这才是长期制胜的关键。
在股市里,最赚钱的往往不是追热点的人,而是那些提前发现趋势并耐心等待的人,OpenAI现在不上市未必是坏事,至少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去做功课,等它真IPO那天才能做出明智决策,你说对吧?